我發現公園出現在前方,查了查手機地圖。
原來這位友人的兒子五年前在美國過世,但她從未主動向人提起。但更令人不忍的是,一九八六年,年僅十五歲的張雨生妹妹張玉仙亦已在梨山山澗不幸溺水身亡。
兒子死後,雖然黃春明也曾因悲從中來,而自己在家裡嚎啕痛哭了幾回,但在人前總是說:「為人父母,沒有自殺的權利,就是要勇敢地生活下去。我可以深刻體會此刻你突然喪失至愛時心裡的痛苦。張建民在台中大肚山建了一個「雨生園」,做為張雨生和張玉仙的埋骨之所。但同樣的,我關注的並非亡者的不幸,而是他們的父母。……我自己認定的是,他需要去reset了,如同電腦系統太繁雜糾結,需要重啓,我就認定,他跑去讓生命重啓了
我真的太疲倦了,太累了,我受夠了。然而這已經是不可及的夢想。在台中一中被選進數學校隊,接著考取台大電機系後想當個科學家。
相較之下,禮讓時代力量的選區,平均而言民進黨自己派人也會贏,甚至跟小黨提名衝突也是會贏。但是如今的民進黨顯然沒有2016年的態勢,而各派系是否又會回到爭取不分區前段班安全席的狀況?而賴清德身為總統候選人,是否有辦法透過區域以及不分區的提名作為協助整體選戰主軸的方式? 從目前的「民主大聯盟」的提名策略來看,跟賴清德最近一系列針對美中台政策的發言,可以看出賴清德同樣想要從「台獨工作者」逐漸走向更為溫和的中間選民的位置來爭取更多選票,因此希望跟民進黨以外的人一起現身,甚至還跟郭台銘同場出現。作者提供 民進黨支持者有著清楚的內外界定 為何會有這樣的現象?因為民進黨的選民是一個有清楚內外界定的政黨。但之前對於部分爭議候選人的提名,假如該候選人自己沒有地盤或樁腳、反而讓地方黨部幹部辭職、引起黨內支持者不滿、加上過去資料又顯示這樣地方選舉得票不會比較多的情況下,在選戰前期就讓負責二次傳播的核心黨員反感(協助賴清德將選戰資訊進一步傳遞給一般選民),這樣的策略是否對賴清德的選舉或是不分區選戰有幫助,則不無疑問。
2012年實力不足的蔡英文,透過不分區名單來安撫各派系、透過區域禮讓來強化當時「公平正義」的選戰宣傳。相較之下,假如沒有被提名、就算民調高、就算脫黨參選,最後也很容易落選。
爭議太大會影響不分區得票 從2018年公投選舉結果來看,民進黨內支持者有一大部分是支持性別平等的(更別提過去民進黨數位追求性別平等的前輩),有480萬支持東奧正名,也有340萬支持同性婚姻。而對於無黨派來說,我們也可以看到無黨派在這兩個議題上是兩極的,有較多人同時支持兩者或同時反對兩者。甚至在民進黨與小黨提名衝突的選區,平均而言民進黨立委的表現也絲毫不受影響。文:王宏恩(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
但假如我們攤開2012與2016年的區域立委選舉結果來看(可參閱這一篇四年前在《思想坦克》的文章〈算一算,大綠小綠誰幫誰?〉),民進黨在2016年的禮讓提名策略之中,只有禮讓時代力量的三位候選人得票跟民進黨其他區域立委的得票有同樣的水準,而其他禮讓的小黨、無黨的平均表現甚至比民進黨自行提名還要更糟。舉例來說,假如這一次民進黨不分區的得票相較於2020年減少了50萬票的話,照選票計算方式在不分區就會減少一個席次,而這兩個席次就會被另外兩個大黨拿去,一來一往就差了兩席,讓民進黨過半機率降低。我之前分析民進黨縣市議員選舉提名策略時,就有發現民進黨的縣市議員只要被黨提名了就比較容易當選,無論黨內初選民調高低為何。而2016年實力充足的蔡英文,已獲得各派系的大力支持,則透過禮讓以及不分區名單來拉攏社運團體以及太陽花社運。
換言之,第一,禮讓小黨或無黨候選人,平均而言並不能拿到比民進黨自行參選更多票,因此平均而言看不到「提名無黨派可以順便吃下藍營或無黨派選票」的現象。這些選票假如在不分區流失,那對於民進黨不分區的席次顯然就會產生影響。
第三,2016年的時代力量是在太陽花社運之後的社運能量,也受到民進黨支持者的全力支持,目前眼下的小黨或無黨候選人似乎沒有這樣的態勢。但對於無黨、小黨、甚至叛黨來說,也毫不留情面。
因此假如民進黨在務實台獨之後,也能更爭取到支持性別平權、婚姻平權的人,這是一個較大的票倉。其中民進黨推出了民主大聯盟,找了好幾位其他政黨或無黨的「刺客」挑戰艱困選區,而其中一些候選人也不乏爭議。筆者使用一份2018年的選後民調,兩大黨以及無黨派對於這兩個議題的支持比例交叉分布如下: 同婚O 正名O 同婚O 正名X 同婚X 正名O 同婚X 正名X 民進黨支持者(258) 34.4% 10.2% 43.3% 12.1% 國民黨支持者(343) 8.6% 17.4% 20.5% 53.4% 其他與無黨派(533) 30.1% 14.7% 26.2% 29.0% 從上面的分布來看,可以看到民進黨黨內約有三分之一是同時支持正名以及同婚的,而無黨派之中圖樣也有三成是支持正名以及同婚的。在椰林繞了一圈後,覺得還是人類有趣多了,於是跟著數學一起投入研究政治,成了政治科學家) 這幾天除了持續發燒的MeToo運動之外,各黨也開始決定各地區域立委的提名名單了。更別提假如這50萬票是到了另外兩個政黨身上的話,席次變動差異就會加倍(相較於2020年相比,減少超過四席就會掉出過半門檻)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Photo Credit: Getty Images / BBC News 這套語文試題使用的地區包括河南、山西、江西、內蒙古、新疆、陝西等12省區。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本文經《BBC News 中文》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余杰《走向帝制》:網路時代的習語錄,勝過紙媒時代的紅寶書 「習語錄」造神運動再起?中共中宣部納入高校教材 習近平千算萬算,就是沒算到他的個人崇拜包裝會被上海疫情撕毀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在一份多個省份採用的語文考卷中,作文試題引述了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講話,要求考生據此寫出感想。
除了全國乙卷,其他三份全國卷的作文題目分別是「時間」、「好的故事」、「自己的空間」。在中國受到審查的社群媒體上,該作文題引發網民熱議。
早在2018年,一些電視台就推出了有關習近平思想的綜藝節目。第二段則是習近平2014年3月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內容。毛澤東生前撰寫了大量詩詞,在中共黨內被譽為「思想家」和「詩詞巨匠」。阻擋別人的路,也不會讓自己行得更遠」、「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還有人指其是讓學生作「政治表態」。地方卷中,上海卷的作文試題為:「一個人樂意去探索陌生世界,僅僅是因為好奇心嗎?」引導考生以「探索」為概念作文,再次得到不少好評。
直接要求考生以領導人語錄撰寫高考作文並不常見。習近平成功開始第三任期後,高級官員中也掀起了歌頌習近平的熱潮。
在《習近平著作選讀》發行後,被視為習近平親信的中共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強調,要推動習思想「入腦入心入魂」。近年來,中國的宣傳部門不斷加強對於習近平的歌頌。
天津卷則要求考生寫出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與挑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和擔當」的想法。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此次高考中,教育部命題的全國乙卷作文試題以「吹滅別人的燈,並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這是中國高考罕見地將現任領導人的語錄納入高考作文。北京卷要考生從「續航」或「亮相」中選一為題寫文章。
例如以娛樂綜藝節目聞名的湖南衛視播出了學習習近平思想的電視問答節目《新時代學習大會》,央視緊隨其後推出《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責任編輯:翁世航 核稿編輯:丁肇九 !function(s,e,n,c,r){if(r=s._ns_bbcws=s._ns_bbcws||r,s[r]||(s[r+_d]=s[r+_d]||[],s[r]=function(){s[r+_d].push(arguments)},s[r].sources=[]),c&&s[r].sources.indexOf(c)。
中國一年一度的大學招生考試「高考」周三(6月7日)拉開帷幕。」 一些海外社群媒體上的網民則批評該作文題是「政治入侵教育」。
各地都開展了學習「習思想」的主題教育活動,多座大學成立了習近平思想研究中心。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種花朵,就算這種花朵再美,那也是單調的」為提要,要求考生以此寫一篇文章,體現自身的思考。